發布時間: 2024/09/11 15:53
最後更新: 2024/09/11 15:53
無論投資或做生意,一個「執輸行頭慘過敗家」的心理狀況,絶對可以輸得慘!有買錯無放過,同樣可以成為蝕之根源,投資縱無必勝法則,但防輸法門卻是為自己建立不敗之地的重要護城河。
內地市場很喜歡用「博弈」一詞,某程度是一種心理對戰,投資場上,很多時輸不在技巧,蝕卻由心理所致,所以投資理財,心理往往是決勝關鍵。
在一次分享會上,一位投資者分享了他過去在海外物業投資的經驗。
他曾經遭遇過發展商捲款而逃,以致工程爛尾、發展商原先承租的首2年的保證租金回報期過去後,物業就無人問津一直空置、租霸等問題,甚至在展銷會上被銷售員的推銷策略所迷惑。
聽到銷售員指該物業只剩最後3個單位,在「不想執輸」的心態下便全數購入3個單位,可是不久又在其他展銷會中聽到同一番說話,才發現原來這是促銷策略,而最終亦導致投資失利。
這些失敗的經驗,讓他對海外物業投資產生了心理陰影,在分享會完結後,即使對我們所介紹的項目非常感興趣,亦不敢下決定。
這其實是典型的心理防衛機制作祟。《為甚麼我們總是在逃避?》(Why Do I Do That?)的作者Joseph Burgo是一位執業40年資深心理治療師,他的這本書中,讓我們認識到當面對壓力、恐懼或不安時,心理防衛機制會啟動,讓我們逃避痛苦,但也會阻礙我們做出理性的選擇。
事實上,以上提到的投資者對海外物業投資仍然感興趣,只是防衛機制令他猶豫不決。
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防禦機制,它們就像潛藏在我們內心的幽靈,影響着我們的投資決策。
常見的心理防衛機制包括:
害怕錯過 (Fear of missing out,FOMO):
害怕錯過市場行情,導致衝動投資,不顧風險地追漲殺跌。
賭徒心理:
相信自己能逆轉局勢,不斷加碼投資,最終導致更大的虧損。
沉沒成本謬誤:
已經投入了資金,不願意承認錯誤,繼續投入更多資金,結果卻愈陷愈深。• 懶惰與拖延: 害怕學習投資知識,或者害怕做出決策,導致錯失良機。
這些心理防衛機制會讓我們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,最終導致虧損。
認識到心理防衛機制的存在,只是邁向理性的第一步。我們需要積極地克服這些心理障礙。首先,要學會自我覺察。觀察自己的投資行為,思考自己是否被心理防衛機制所影響。例如,當你看到某個股票價格大幅上升時,你是否感到焦慮,並開始衝動地想要買入?
或者,當你投資失利時,你是否感到沮喪,並想要繼續投入更多資金來挽回損失?其次,要學會理性分析。避免受到情緒影響,以客觀的數據和邏輯分析,而不是僅憑感覺或市場傳言做出投資決策。
投資路上,我們會不斷累積經驗,但有時過往的失敗會讓我們產生心理防衛機制,影響未來的投資決策。別害怕過去的失敗,重要的是從中吸取教訓,避免重蹈覆轍。每項投資都有其優缺點,關鍵在於不斷學習新知識,調整投資策略,並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。只要我們能克服心理障礙,就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,邁向財務自由。
撰文 : 胡寶兒 Capstone 72創辦人 Bonnie Wu
欄名 : 72致富法則
Komentar